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正式启动申报,该项目致力于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原创探索,支持其长期稳定的科研发展之路,该项目旨在为优秀的科研人员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和学术进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科研人员可以更加专注于科研工作,提高研究质量和效率,为未来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启动申报,鼓励原创探索,支持科研长期稳定发展之路  第1张

为了持续稳定地支持原创研究,鼓励探索人类未知领域,2025年度“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现已正式启动申报,该项目旨在资助那些勇于挑战未知、具备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推动他们在各个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这一项目的支持,激发研究人员的潜力,为人类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新一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现已拉开帷幕!自2025年4月15日起,接受申报,这是一项聚焦于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具有公益属性的新型基础研究资助项目,腾讯公司宣布,将在未来十年内出资10亿元人民币支持此项目,以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

该项目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负责运营,涵盖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并鼓励学科交叉研究,新基石研究员资助类别分为实验类和理论类:实验类资助金额不超过每人每年500万元,理论类不超过每人每年300万元,连续资助期为五年,如通过续期评估,可继续获得资助。

在满足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下,本年度“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计划资助不超过35人,申报人可通过项目官网(https://www.newcornerstone.org.cn)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今年6月15日,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公布资助名单。

自“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公布以来,其鲜明特色得到了科学界和教育界的高度认可与支持,通过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宽容度高、灵活性强的独特优势,这一项目正在探索社会资金长期稳定支持基础科研的创新模式,为科研生态注入更多活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作为西湖大学校长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向心怀热忱与勇气的科学家发出邀请:“我们期待新一期申报人在科学认知的最前沿引领世界,展示他们的梦想、创造性与壮志雄心,你准备好了吗?”

据了解,“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在启动申报的同时,也公布了本期申报方式、申报条件等详细内容,申报方式包括机构提名和自由申报,申报人均须符合以下条件:申报当年未满55周岁;担任博士生导师或同等资历5年以上;在中国内地或港澳地区全职工作(国籍不限);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并仍在研究一线工作;每年投入科研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同时符合“科学探索奖”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两个基础科研资助项目申报条件的人,同一年度只能选择其中之一进行申报。

施一公表示:“这个项目在设立之初就回应了科学界长久以来对支持自由探索的热切期盼,我们尊重科学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本着长期主义的精神进行人才遴选,坚持入选研究员的高门槛、高要求和高水平。‘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将保持两年一次的开放频率,未来十年稳定支持200至300位杰出科学家。”

值得注意的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对人才遴选标准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强调原创性、重要性和突破性三个标准,在申报评审中,将对申报人以往工作和未来研究计划所体现的原创性进行重点考察,这意味着研究员要进行基础性、颠覆性的研究,追求真理,大胆探索未知。

鼓励自由探索、聚焦“从0到1”,意味着科学家要直面不确定性,研究工作难度大、风险高,而“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充分发挥社会资金宽容度高、灵活性强的优势,“选人不选项目”,为研究员们创造一个安稳的科研环境。

新基石研究员的选择坚持“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原则,前提是客观公正地评价申报人的科学品味与创新能力,项目的评审分为初筛、初审和终审三个阶段,每一轮评审都由具有国际视野的专家完成,初审阶段将完全由海外专家进行评审,以体现多样化的科学品味,剔除人情利益等关系的影响。

一些获得“新基石研究员项目”资助的研究员表示,这个项目给他们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刘默芳研究员表示,这个项目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使她能够思考真正大的问题,而徐文东研究员正在探索成年大脑的可塑性,寻找大脑“返老还童”的可塑性开关。“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资助也被称赞为“最好用的一笔科研经费”,其资助强度大、自由支配度高,让研究员们可以购买昂贵的设备,灵活地招募研究人员,例如王二涛的团队新增了具有生态学和人工智能计算背景的年轻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正在为重大前沿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除了资金支持外,“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还在积极为获资助科学家搭建国际化、高水平的跨学科互动交流平台,例如Xplorer Symposia研讨会已成为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最后附上一张呼应文章主题的关于“长期稳定支持原创、鼓励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图片。